12月29日晚,民族音乐剧《妈妈的女儿》在西昌金鹰大剧院倾情上演,为观众带来一个关于彝族妈妈和女儿的故事。
晚上七点半,歌舞剧拉开帷幕,一个古典的彝寨展现在眼前,一个彝族女儿的故事也在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中被娓娓道来。“阿嫫妮惹”在彝语中的原意为“妈妈的女儿”,通常泛指所有的彝族女性。《妈妈的女儿》是一首感人的叙事抒情长诗,叙述的是妈妈的女儿从出生、成长、婚姻到孕育的一生,它蕴含着彝族妇女内心深处对自由婚姻的追求与向往。
《妈妈的女儿》,不仅在情感上触动了观众,在视觉上也表现出色。舞台上连接剧情的舞蹈是整场剧的亮点,无论是威武有力的男子群舞还是经典的彝族女子舞蹈,都尽显彝族歌舞的魅力,每一支舞蹈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,推动剧情的同时,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,不少观众表示,这是一部有燃点、有泪点的歌舞剧,值得推荐给更多人观看。
“今天看了《妈妈的女儿》这部剧,让我们非常感动,周边的观众大家都是热泪盈眶,特别是看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幕十分感动,我能够理解彝族的妈妈彝族的女儿是多么的不容易,也佩服彝族女人的勇敢”。观众薛女士说。
据了解,《妈妈的女儿》是广泛流传于川、滇彝区的最长、最感人的一首叙事长诗,本剧首次将“阿嫫妮惹”的故事以歌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,力求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,通过“阿嫫妮惹”的人生轨迹,为人们再现了一个古代彝族女人的欢乐、幸福与悲伤。
“剧中的很多创作都是我们对彝族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,包含了音乐教育、文化教育,我们经过加工以后,把它呈现到了舞台上,古老和现代融入在一起,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感觉。”《妈妈的女儿》编剧 、作曲俄木阿鸿告诉记者。
记者:杨梦宇 江铜 杨柳